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位置的展布状态,即岩层面在三维空间的延伸方位及其倾斜程度。倾斜岩层的产状可用岩层面的走向、倾向、倾角三个产状要素来表示。
1、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如图中的AB线,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就是岩层的走向。它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岩层走向可由走向线的任意一端的方向来表示。
2、倾向。垂直走向线、沿岩层面向下倾斜的直线叫倾斜线(又称真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称为倾向线,如图中的CD线,倾向线所指的方向为倾向(又称真倾向)。沿着岩层面但不垂直走向线的向下倾斜的直线为视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称为视倾向线,视倾向线所指的方向为视倾向。
3、倾角。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倾向线)的夹角叫倾角(如图中的
角),又称真倾角。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视倾向线)的夹角叫视倾角。如图
所示,图中直角三角形oab中∠
为真倾角,直角三角形ocb中∠
为视倾角,∠
是视倾向与真倾向的夹角。由几何关系可推出视倾角与真倾角的关系如下:
野外测定岩层产状,通常是测量其真倾向和真倾角。但有时要用视倾角。例如,绘制地质剖面或作槽探、坑道编录时,如剖面方向或槽、坑的方向与岩层的走向不直交时,剖面图或素描图上的岩层的倾角就要用作图方向的视倾角来表示。
岩层的产状要素通常是用地质罗盘(图地质罗盘的构造)直接在岩层面上测量的。
岩层产状的具体量测方法为: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量测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锤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岩层的产状要素有文字和符号两种表示方法,其中符号表示法主要用于地质图。
由于地质罗盘上方位标记有的用360°的方位角表示,有的用象限角表示,因此,文字表示方法有象限角和方位角两种。象限角是以北或南为0°,向东或向西测量角度,角度范围可为:N0°~90°E、N0°~90°W或S0°~90°E或S0°~90°W。方位角是以北为0°,顺时针转动测量角度,角度范围从0°到360°。
1、象限角表示法
常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象限表示。如N50°W∠SW35°,即走向为北偏西50°,倾向向南西倾斜,倾角为35°。
2、方位角表示法
常用倾向和倾角表示。如310°∠35°,310°是倾向方位角,35°是倾角,走向可根据倾向加减90°后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