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请登陆

兴趣学堂

跳过导航链接首页 > 资源共享 > 兴趣学堂 > 知名学者

     

◆ 蔡方荫(1901~1963)

江西南昌人。中国力学专家、教育家、土木建筑结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5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192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蔡方荫对工程结构力学,特别是变截面刚构分析和桁架刚构分析颇有造诣。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常用一般刚构分析方面的各种“力矩一次分配法”,并提出了更简化实用的方法,同时提出了计算变截面梁、柱的“I0/I图矩面积法”计算各种挠曲常数。在对横梁为桁架的刚构方面,采取了简便而切合实用的“柱顶力矩作用”和“桁架跨变影响”两项准则,简化地按一般刚构分析方法进行计算,能获得与“最小功法”和“冗力法”同样精确的结果。著有《普通结构学》、《变截面刚构分析》、《变截面刚构分析续编》、《钣梁之理论与分析》、《装配式楔形杆铰接框架》等以及工程结构研究方面的论文40多篇。

◆ 茅以升(1896~1989)

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71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21年以论文《桥梁结构次应力》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茅以升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结构力学和土力学方面的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曾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茅以升曾发表《桥梁次应力》、《挡土墙土压力》等多篇论文;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学》、《中国古桥与新桥》、《茅以升文集》等专著。他还主编了《中国古桥技术史》。

茅以升于1921年因研究桥梁结构次应力,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福蒂士研究奖章,1979年因在土木工程上的贡献,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卓越校友”奖章。1982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84年为加拿大土木工程协会荣誉会员。

◆ 刘恢先(1912~1992)

江西省莲花县人。中国结构工程和地震工程专家、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193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湘桂铁路、叙昆铁路、黔桂铁路、平汉铁路工程司;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土木系教授等职。1947年再度赴美,在工程设计公司任工程师并在大学任教。1951年归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开始创建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1954年任所长。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刘恢先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的设计和地震工程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他曾从事连续长方板和吊桥应力分析的研究,发表有《连续长方板分析》、《吊桥的应力分析》等论文。刘恢先的主要贡献在地震工程学方面,1959年和1961年,在他主持下编制成中国第一个和第二个抗震规范草案,后一草案包括他所提出的地震系数、动力系数、结构系数等概念,为中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4)提供了抗震验算原则。他提出了地震烈度的新定义并研究了地震烈度的物理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

鉴于刘恢先在学术上的杰出成就,1989年美国传记协会将他正式选入《国际名人录》,行内人士将其与美国的豪纳斯(G. W Ho◆sner)、日本的武藤清并列,称之为“世界地震工程之父”。

◆ 李国豪(1913~2005)

广东省梅县(今属梅州市)人。中国桥梁学家、力学家、教育家。1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38年留学德国达姆施培特工业大学。1940年以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获工学博士学位。1943年又以论文《求刚架影响线的几何方法》获德国教授资格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李国豪因在悬索桥静力和动力分析方法方面的研究,而以“悬索桥李”闻名,并以论文《弹性平衡分支的充分判别式》著称。20世纪50年代发表了《斜交异性板的弯曲理论及其对于斜桥的应用》论文,被称为“李氏理论”。他曾先后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技术顾问和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武汉长江大桥晃动机理的研究,1975年出版专著《桁架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后发展为系统的桥梁实用空间分析理论。

1981年,李国豪被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推荐为十位国际著名桥梁专家之一。为表彰他在促进中德文化交流方面的功绩,1982年联邦德国歌德学院授予他以歌德奖章。1985年获得联邦德国达姆施培特工业大学的名誉工学博士学位,还被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选为荣誉会员。

◆ 林同炎(1912~2003)

美籍结构工程专家。原名同棪,中国福建省福州人。193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1933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硕士学位。1946~1976年,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授、教授以及该校结构工程部门主席和结构试验室主任。1953年创建林同炎设计事务所。1967年当选为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1972年创建林同炎国际公司,任董事长。

林同炎是美国预应力混凝土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在美国有“预应力混凝土先生”之称。他在预应力理论上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系统而完整地提出了荷载平衡法,用以求解预应力超静定结构。

林同炎以他在结构工程、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各种奖赏和荣誉称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1956年授予他惠灵顿奖状,1966年授予他贺瓦德金质奖章,并于1970年将该学会的预应力混凝土奖状改称“林同炎奖状”。国际预应力协会于1974年授予他弗雷西内奖。美国预应力混凝土协会1976年授予他荣誉奖。1976年他从加大柏克利分校退休时获得该校的最高奖状—柏克利奖和名誉教授称号。为表彰他在1950~1975年对建筑科学和施工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科学院的建筑结构研究顾问组于1977年授予他“四分之一世纪贡献奖”。美国混凝土学会1978年选举他为名誉会员,1984年,美国建筑师学会对他在科学与艺术结合方面的卓越成就,授予他学会荣誉奖。

◆ 王光远(1924~)

河南省温县人。中国结构力学和工程设计理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后在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任教。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

王光远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从事地震工程理论研究,将地面运动模拟为非平稳高斯型连续随机过程,并提出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方法。60年代提出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开始创建工程软设计理论,包括“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理论”、“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理论”、“结构的控制和维修理论”和“结构的模糊随机分析理论”,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技术和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中取得重大突破,还提出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共发表论文180多篇,专著9本。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 龙驭球(1926~)

湖南省安化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土木工程专家和结构力学专家。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结构力学课程指导组组长,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学报主编,1999年国际结构工程会议主席。现任国际杂志《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国际编委,中国力学学会荣誉会员。

从事结构力学、有限元、能量原理、板壳结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出版《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壳体结构概论》、《有限元法概论》、《新型有限元论》、《有限元•变分原理•壳体分析》等教材和专著20种。参加制定《薄壳结构设计规程》。在科研方面,首创广义协调元、分区混合元、新型厚板厚壳元、四边形面积坐标理论、解析试函数法、分区能量原理、含可选参数能量原理等七项成果。

1988、1992、1996、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3年获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1986年、1992年分别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1998年度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9年度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第三届中国工程科技奖,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4年清华大学结构力学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